高效环保型消毒液——酸性氧化电位水
在消毒供应中心,相信大部分人对酸性氧化电位水都不陌生,酸性氧化电位水的诞生是消毒剂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,从根本上改变了消毒剂的制供方式和体系。
酸性氧化电位水(electrolyzed-oxidizing water,EOW) ,在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首先发现,因其对MRSA(有"超级病菌"之称的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)有显著杀菌效果,而最先用于医药领域。1995年我国开始引进酸化水,2002年卫生部将酸化水的应用列入了《消毒技术规范》,用于指导内镜的消毒、洗手消毒、皮肤粘膜和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等。如今酸化水已遍地开花,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。
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液生成原理
在电解槽中,电解氯化钠稀溶液(0.05%),在离子交换隔膜的作用下,阳极产生的富含氢离子的酸性水, pH值 2.0-3.0 、氧化还原电位(ORP)≥ 1100 mV 、含有一定浓度的有效氯(20-70 mg /L)及活性氧(10-50 mg /L) 等独特的理化性质从而具有极强的杀菌能力。
杀菌原理
氧化还原电位
酸化水的高氧化还原电位数值:达到+1100mv,甚至以上。而一般微生物的电位在-400mv至+900mv的区间,所以当酸化水在接触到它们的瞬间,会从它们身上夺取大量的电子,改变其生物膜电位差,影响其内外渗透压、通透性及代谢,从而导致胞膜破裂,细胞质外溢及超微结构改变, 从而使微生物死亡。
PH值
酸化水的低pH值:2-3。最适合病源微生物生存的pH值为3.0-10.0(嗜酸性菌喜欢的pH值2-3除外)。而酸化水的pH值为超过了绝大部分病源微生物的生存范围,因此,各种病源微生物在这种环境中都难以生存,可以灭活。这与人的胃液pH值为1-3的杀菌作用相似。
有效氯
酸化水的有效氯数值:20~70mg /L,它与人体免疫白细胞里的杀菌活性成分具有类似的系统结构。酸化水能够通过浸透细胞的细胞膜与胞质内的核酸、细胞器、活性酶等反应,使病源微生物灭活。
酸化水的优势
使用方法/注意事项
按照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: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》附录C(规范性附录) 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用指标与方法:
C.3使用方法
手工清洗后的待消毒物品,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流动冲洗或浸泡消毒2min,净水冲洗30s,再按5.5-5.8进行处理。
C.4注意事项
C.4.1应先彻底清除器械、器具和物品上的有机物,再进行消毒处理。
C.4.2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光敏感,有效氯浓度随时间延长而下降,宜现制备现用。
C.4.3储存应选用避光、密闭、硬质聚氯乙烯材质制成的容器。室温下贮存不超过3d。
C.4.4每次使用前,应在使用现场酸性氧化电位水出水口处,分别检测pH和有效氯浓度。检测数值应符合指标要求。
C.4.5对铜、铝等非不锈钢的金属器械、器具和物品有一定的腐蚀作用,应慎用。
C.4.6不得将酸性氧化电位水和其他药剂混合使用。
C.4.7皮肤过敏人员操作时应戴手套。
C.4.8酸性氧化电位水长时间排放可造成排水管路的腐蚀,故应每次排放后再排放少量碱性还原电位水或自来水。
C.5酸性氧化电位水有效指标的检测
C.5.1有效氯含量试纸检测方法:应使用精密有效氯检测试纸,其有效氯范围应与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有效氯含量接近,具体使用方法见试纸使用说明书。
C.5.2pH试纸检测方法:应使用精密pH检测试纸,其pH范围应与酸性氧化电位水的pH接近,具体使用方法见pH试纸使用说明书。
C.5.3氧化还原电位(ORP)的检测方法:开启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,待出水稳定后,用100mL小烧杯接取酸性氧化电位水,立即进行检测。氧化还原电位检测可采用销电极,在酸度计“mV”档上直接检测读数。具体使用方法见使用说明书。
C.5.4氯离子检测方法: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开启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,待出水稳定后,用250mL磨口瓶取酸性氧化电位水至瓶满后,立即盖好瓶盖,送实验室进行检测。采用硝酸银容量法或离子色谱法,详细方法见GB/T5750.5。
瀚泓酸性氧化电位水技术特点
消毒液技术指标:符合GB28234-2020《酸性电解水生成器卫生要求》
(1)pH值2.0-3.0
(2) ORP值≥1100mv
(3)有效氯含量60±10mg/L
(4)氯离子含量<400mg/L
1、杀菌谱广: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、病毒、真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;
2、杀菌迅速:作用10秒即可杀灭细菌、病毒等病原微生物;
3、使用方便:现场制取,大量供应,随用随制;
4、价格低廉:每升酸化水使用成本约0.1元;
5、无毒副作用:无毒、无刺激、可以漱口;
6、对环境无污染:使用后可还原成普通自来水,对环境无污染。